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干货分享:管理策论智慧说(下)

发布于 2020-4-24 9:29:40   阅读次数:


第四策:”劣币驱逐良币“论

 

“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这条法则又叫“劣币驱逐良币法则”。这条法则运用在企业中,就可以在多方面体现出来,劣质的产品使优质的产品抹黑。劣质的人才排挤优秀的人才。懒惰狡猾的员工总是受上司喜欢,而勤奋的员工总受上司批评。上司、同事盗用或者窃取员工们的创新成果与创意成果。企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总有发生。我现在以人才为例,来论述一下,企业中劣币人才驱逐良币人才的现象。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企业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人才的积极作为。企业的日常运作与业绩的取得,都是人才勤奋工作的结果。企业的生产运营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开发人才、营销与服务人才、公共关系人才、财务管理人才、人力资源人才等等集合起来,发挥他们的知识与技能、能力,才构建起企业运作的人才系统。人才是什么?人才是运用知识、技能、经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人,或者是能运用知识、技能、经验创造出高业绩的人。而优秀的人才,是能处理各种非常复杂与困难的工作,并且能带来高业绩,或者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力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能顶得上50个平庸的员工。所以,企业人才众多,特别是优秀的人才很多,重用得好的话,那将是企业之福。企业的业绩是20%的优秀的人才,创造出80%的业绩。而80%的平庸人才,创造出20%的业绩。也可以这样说,企业无不可用之人才,关键是要放对位置。放对位置,庸才变良才;放错位置,优才变庸才。企业要牢牢把20%的优秀人才掌握在企业中,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干。对那些80%的庸才,要开动培训机器,把他们进一步培育成优秀人才。“劣币”比喻成平庸的人才。“良币”比喻成优秀的人才。劣币人才驱逐良币人才有这几个问题存在。第一个问题是企业中的劣币人才众多,而良币人才处于少数。这种人才数量上的对比,是劣币驱逐良币人才的人才环境。双方人数力量的对比,让劣币处于上风。第二个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不重视良币人才,或者不重用良币人才,因此企业中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人才的制度环境。第三个问题是在企业中嫉贤妒能风气比较旺盛,高管嫉贤妒能,对优秀的人才很感冒。同事们嫉贤妒能,对优秀的人才很排斥。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文化环境。对于第一个人才环境,这需要企业高管们有火眼金睛,善于从企业员工们中发现与识别出优秀的人才出来。善于从外部招聘中,发现与识别出优秀的人才。善于从其它企业挖墙角把优秀的人才引进自己企业中来。善于培养与培育出优秀的人才。善于激励与重用优秀的人才。留人容易留心难。留优秀的人才的心是难上加难。因此,企业要关注与重视优秀人才的需求,要发现与挖掘他们的需求,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满意,就能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把他们的心留住。留人要留心,留住心了,就难以飞走了。不然,优秀的人才频繁跳槽,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对于第二个制度环境,这需要企业高管们,用制度的形式,来保护企业优秀人才的才能得到发挥,待遇得到保障,生活无后顾之忧,工作无人际关系之烦。同时,用制度来保证,他们的工作越出色,贡献越大,所获得晋升机会与奖赏、奖励更多。用制度来保护优秀人才不受打击报复、不受排挤、不受打压、不受冷遇。好的制度是保障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关键。有了好的制度,劣币想要驱逐良币,就非常困难。对于第三个文化环境,企业高管们要把优秀人才当成众星捧月似的人物。为他们编写故事,为他们献上荣誉的花环,礼敬有加。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员工们觉得成为优秀人才,才是出头之日,于是人人努力工作,争当优秀人才。开动舆论机器与表彰机器,为优秀人才们,创造良好的尊才、爱才、护才、用才的文化环境。这样人才们,才会有知遇之感,或者有种驱动力去拼命工作。而那些劣币们,看到优秀人才如此受欢迎,也就没有加害之心,或者没有机会打击优秀人才。或者对优秀人才的压制无能为力。劣币驱逐良币的企图就难以得逞。

 

劣币有劣币的生存空间,良币有良币的生存空间。劣币能否有力量驱逐良币,不但要看人才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还要看企业高管们的态度与偏好。裴矩在隋炀帝时是个奸佞之臣,但投降唐朝后,却是大大的忠臣。这道理是一样的,高管们喜欢劣币人才,这企业的劣币人才就很多,有些人还居于显要的职位。但高管们喜欢优秀的人才,那么劣币人才就难以驱逐良币人才。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高管们是决定企业兴衰的核心力量。如果想要企业兴旺发达,那么高管们,就要亲近优秀人才,重用优秀人才。以自己的态度与偏好来影响全体员工们对优秀人才的态度与偏好。这样才不会让劣币人才驱逐良币人才有可乘之机。

 

第五策:”企业竞争优势“论

 

同一行业,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替代品的企业超过二家以上,就会形成企业竞争关系。通过角逐,参与竞争的企业就会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而那些能收获到大部分市场份额的,往往是那些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由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现在的企业不但要与本土化的企业竞争,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全球化的企业竞争。无论是竞争激烈程度,还是竞争压力程度,都较上个世纪增大了很多。企业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想办法生存下去,然后谋求发展。如果连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发展?而要获得生存与发展,企业必须具备竞争优势。完全可以这样论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优势一般的说,只要竞争者在某些方面具有某种特质,它就具有某种竞争优势,它可以使组织在市场中得到的好处超过它的竞争对手。

 

竞争优势与竞争力,还有核心竞争能力,是有显著区别的。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竞争优势中又包含着竞争力与核心竞争能力。如果企业在哪一个方面领先于其他企业一步,那么就可以说是具有竞争优势。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最后都是在某个竞争优势方面领先的企业获得了第一名的位置。第一名的企业的市场份额是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因为这世界的真理是:领先者取胜。那么企业要获得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个”竞争优势理论”。他提出五种竞争力量,分别是新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态势。他提出三种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现在我讲的企业竞争优势论是指企业所要获得的竞争优势类型,跟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与三种战略,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

 

企业竞争优势论的第一个重要论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第二个重要论点是:企业要想领先竞争对手,必须构建三个重要竞争优势,成本竞争优势、技术竞争优势、资源竞争优势。当然,企业如果同时具备这三种竞争优势,那么对企业而言,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不在话下。如果不能具备这三种竞争优势,但只要具备三种竞争优势中的一到二种竞争优势,也能够在竞争环境中,处于很好的生存地位,不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打败,也不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构建成本竞争优势,就是要使自己生产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低,而且获得的利润率超过竞争对手。或者同样产品同样的售价,而本企业的总生产成本比其他竞争对手低,销售产品的利润率高。上述两种情况,都可以说企业获得了成本竞争优势。企业要想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时间浪费与资源浪费,通过勤俭节约,通过先进管理来获得总成本方面领先竞争对手。企业构建技术竞争优势,就是要使自己的研发能力与新产品、新技术超过竞争对手。企业要想获得技术竞争优势,只有快速推出自己的新产品,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新发明与新技术,通过这种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与新技术,从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并且企业要有一流的科研人才,一流的研发实验室,而且还要懂得消费者心理学,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在哪里,急需什么样的产品与喜爱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让竞争对手难以复制与模仿,或者不能及时复制与模仿,这样的企业就可以说是具备了技术竞争优势。企业构建资源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资源、一流的管理资源、一流的品牌资源,还要拥有竞争对手无可比拟的供应商资源、销售商资源、销售渠道资源等等。企业要想获得资源竞争优势,必须在拥有的各种资源上,超过竞争对手。资源竞争优势显示的是企业获得优质资源的能力与控制优质资源的能力。

 

企业竞争优势论的第三个重要论点:在企业竞争当中,各种竞争优势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渐变与随机突变的过程。在这段时期,你企业具备各种竞争优势,过了一段时期,他企业超过你企业,获得了比较竞争优势。企业要想巩固自己的竞争地位,必须居安思危,不断强化自己的成本竞争优势、技术竞争优势、资源竞争优势。

 

第六策:”小聪明与大智慧“论

 

小聪明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大智慧的人以他人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是主观地认为自己很聪明,把他人都当成傻瓜。以自我为中心,是主观地认为自己能力与本事超群,天下人都不如自己。以他人为中心,是客观地认为他人很聪明,把他人当明白人与智者。以他人为中心,是客观地认为他人的能力与本事超过自己,他人身上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

 

小聪明的人他们表现出聪明仱俐,会说话、会办事,仱牙利齿,机灵敏捷,善于伪装。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木纳,反应不敏捷,很诚实与很老实的样子,甚至让人以为是傻瓜。小聪明的人是没有原则与底线的,大智慧的人是有原则与底线的。没原则与底线的人,做事是不择手段,说谎欺骗、弄虚作假,说话不算数那是家常便饭。有些没原则与底线的人,坑蒙拐骗,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例如,上海珍博文物公司,为了发财,就坑蒙拐骗通过虚假鉴定来骗钱。有原则与底线的人,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遵守法律与道德的底线,遵守做人的原则。例如,有些有良心的企业,就通过不行贿、不搞假冒伪劣产品、不破坏环境来遵守原则与底线。

 

小聪明的人注重的是眼前利益与短期利益。大智慧的人注重的是长远利益与长久利益。小聪明的人是利益要马上到手,不给予利益就翻脸与使坏。大智慧的人的利益追求是做大格局,做大利益“蛋糕”,让自己获得更多、更长久的利益,对一些小利益根本就不会去计较,对一些得失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记在心上。

 

小聪明的人损人利己。大智慧的人利人利己。自私是小聪明的人的天性,做人原则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大智慧的人有时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顾全大局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小聪明的人不敬人,不爱人,只敬自己,只爱自己。所以,当小聪明的人幸运时,就不断耍手段,吵吵闹闹,阴谋算计,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达到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疯狂境地;当小聪明的人落难时,不但没有人帮他、救他,反而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搁浅滩遭虾戏”;结局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踩人者,被众人所踩;夺利者,被众人所夺。大智慧的人幸运时,让更多的人获利与得利,众人都记得他的好处。大智慧的人落难时,众人有能力帮忙的都齐上阵尽绵薄之力,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大智慧的人垮掉或失败。如果大智慧的人垮掉或失败,众人的利益从何而得?这时大家都知道“助人者等于是助自己”。

 

小聪明者喜欢占人家便宜,得便宜时欢天喜地、喜不自禁。大智慧者不喜欢占人家的便宜,反而行之,让别人占自己便宜。不是大智慧的人愚蠢,而是大智慧者知道自己的利益是寄生在大家的利益之中的,大家有利,则自己有利;大家无利,自己的利益就渺茫了。这个道理就是江河湖海有水,那么小溪涧就有水;江河湖海无水,小溪涧的水从何而来?

 

小聪明的人喜欢贬低他人,抬高自己。大智慧的人喜欢贬低自己,抬高他人。贬低他人者,就会被众人所贬低;抬高他人者,就会被众人所抬高。小聪明的人喜欢害人,害人者终害自己;大智慧的人喜欢助人,助人者终助自己。

 

为什么一些企业风光了几年,最后昙花一现?为什么一些企业屹立了上百年,都还在经营?昙花一现的企业都是些不老实经营的,喜欢搞小聪明的企业。而那些长寿了上百年的企业,却还在老老实实经营。人在做,天在看。欺人者,自欺。不耍花招,不搞假的,不骗人的企业,消费者是喜欢与偏爱的。人们信得过那些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做生意的人与企业,信不过那些天天讲大话、吹牛皮,搞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的个人与企业。把别人当傻子的个人与企业,其实是最大的傻子。小聪明的人,经常讲话不算数,喜欢装逼。小聪明的人,就是自认为聪明,把别人当傻子,最后自己的企业倒闭或者自己作奸犯科坐牢,其实自己是最大的傻子。而大智慧的人,把自己当傻子,大智若愚,其实是最聪明的人,大智慧的人最后名利双收。小聪明的人喜欢说,说得多做得少。大智慧的人喜欢做,做得多说得少。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