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懂销售思维的HR,真是泰酷辣!

发布于 2023-7-4 9:55:03   阅读次数:


最近,我的招聘效率很低,连邀约面试都明显减少。上周领导找我谈了话,以为是我工作偷懒的原因,可事实上我对招聘从未懈怠。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我埋头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人为什么这么难招,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市场因素还是内部原因,又或是我个人的问题?


可就算是市场现状,也并非我个人能力所能左右,所以我只能从内部原因寻找突破口,从主观方面去“妥协”或改变。


把招聘工作看成产品销售,运用“销售思维”招人,相信就能让招人变得容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调整招聘“姿态”

把招聘工作看成产品销售


我一个HR朋友经常说:招聘其实就是销售性质的工作,只不过销售员销售的是产品,而我们推销的是公司。


就比如,可以把公司平台看作产品品牌;把职业前景看成产品的市场潜力;而薪酬待遇就相当于产品价格和政策,所以招聘就是整合相关信息,提高竞争优势,吸引求职者问津。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不服输”的精神,这也是销售人员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曾看过网上一个同行,坚持四个多月沟通才招聘成功的案例。

结合网友聊天内容推测:第一次建立招聘联系,是求职者处于“骑驴找马”期,刚有跳槽打算。


于是网友将其纳入人才备选库,期间一直保持联系,始终没放弃,终于在四个多月后等来了求职者青睐。


荀子在《劝学》里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招聘工作。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和耐力,即使只有1%的希望,也要付出100%的努力。说不定就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调整招聘“姿态”,把其看成是产品销售,以概率博希望,这就相当于销售的第一步。之后,再以坚持不放弃的心态,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学会跟进与争取,才有可能让招聘增加胜算。



2

重新诊断职位要求

理性匹配目标群体


你有没有考虑过:招聘效率低,可能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而是职位要求太“理想化”,或行业性质所致,甚至是公司“硬件”原因。


之前有个新闻,说的就是企业薪资待遇优厚,却因行业性质打了人才“饥荒”。



原来,杭州某传统机械类上市企业,月薪1万2,每年13薪,原计划招聘五十多名工程师,可没想到努力半年,才招到了两名符合条件的应届生。


后据了解,该企业招人难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所处地段,还有行业性质不如互联网和电商受年轻人欢迎。


应届生月薪1万2,在杭州也不算低工资,并且还是上市企业,想必未来还有提升空间,可事实上,企业并没因此多吸引人才。这种情况下,要如何破解招聘困局?


我觉得可以从“重新诊断职位要求”着手,根据岗位切实需求,适当降低招聘标准,扩大招聘范围,留有“退而求其次”空间,理性匹配目标群体,才有可能摆脱当前招聘困境。


而这种理性招聘的调整,就相当于销售的第二步,就是客观分析产品特点,才能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相反,如果按“理想化”的职位要求招聘,那公司人才缺口就可能逐渐增大。



3

丰富薪酬待遇结构

助力招聘“交易”成功


我之前所在的一家销售公司,老板做事风格简单直接,不管是管理制度还是薪酬待遇,都没有丰富的结构体现,结果就导致招聘没亮点、不吸引人。


有个求职者让我印象深刻。面试时各方面聊得都很好,但最后却说不打算选我们。


因为另一家公司有全勤奖、午餐补助以及交通补贴等,虽然她也知道我们公司的优势是:销售岗的阶梯式提成比例高。


好的提成制度,对销售岗来说的确很重要,只是公司把其他形式的福利都折合到了提成比例中,老员工因为已经受益可以理解,但于“局外人”来说,就会觉得薪酬待遇不好。


之后,因为不止碰到一个候选人这么说,管理层终于决定将薪酬待遇结构多样化,果然,邀约面试和入职率都有所提高。


如果以“销售思维”来看,丰富薪酬待遇结构,就相当于销售工作的第三步,即约定产品价格及其他优惠条件,双方只有对利益所得达成共识,才有助于招聘“交易”的成功。


不要片面注重薪酬待遇的某一点,而不丰富其结构形式,这样会给候选人一种公司“抠门”的错觉。


所以当我们遇见类似情形,致使招聘受阻,就要及时跟上级反映和解决,这样才能使招聘处境逐渐向好。


结尾


对于HR来说,招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日常工作主题,更是我们要不断解决的工作难题,因为招人就相当于做产品销售,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人和人心。


这其中,有外部市场的客观原因,也有公司内部原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当招聘陷入困境时,试着改变当前形势,通过分析外部原因,在内部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策略,如调整招聘心态、重新诊断职位要求,或建议公司丰富薪酬待遇结构等,如此才有可能完成KPI自救。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