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行业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职场干货:让直线经理成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发布于 2023-12-18 9:44:54   阅读次数:


我的上一篇文章(年底绩效评估中常见的8种管理者偏见)发出之后,在一个群里,大家对HR到底在绩效管理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我所接触的不少企业中,以民营中小企业居多,HR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一些企业在HR部门里甚至设置了专门的绩效管理岗,放在COE团队下,专门负责针对业务部门从绩效目标设定、结果最终到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的一整套服务。


然而,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真的应该是HR来充当吗?


在我服务过的几家跨国公司中,业务直线经理才是绩效管理真正的第一责任人。每年绩效工作中的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估和结果反馈,全部都由直线经理独立负责完成。


图片

以我曾经服务过的这家跨国公司为例,它就明确地提出了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责任,包括三个部分:


1. 确保无偏见的绩效评估

- 保持事实性、客观性,表达清晰、简洁

- 使用来自多种来源的反馈

- 避免使用性格特征

- 避免仅将团队成员自我评估作为审查的输入

2. 教练辅导

- 解释绩效管理过程给员工的影响

- 使用具体的绩效指标作为举例

- 运用胜任力和行为来描述绩效结果是“如何”实现的

- 确定一到两个改进的重点领域。

- 平衡积极反馈与改进领域。

3. 代表公司

- 确保不同评级的员工之间有可支持的绩效差异。

- 在坦诚直接沟通的同时,创造一个尊重和支持的氛围

- 确保在薪酬分配上适当差异化,支持公司的绩效文化。


与此同时,HR部门并没有设置任何专门的绩效岗位。与绩效相关的制度设计、流程培训、过程监督这类责任,通常由HRBP或培训团队承担。


HR在整个绩效管理的任务是比较轻松的:


考核周期开始时,HR会发布绩效流程的关键时间节点,然后对直线经理提供绩效流程培训;考核周期结束后,收集并汇总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用来计算后续的绩效奖金。偶尔,HR也会对个别员工绩效申诉问题开展调查。


与此相反,我在一些中小企业里看到的现象是:HR深度介入到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流程中,从开始的目标设定、绩效培训,到KPI跟踪、绩效打分和结果反馈,大部分工作都替直线经理代劳,忙得不亦乐乎。这种现象在我看来,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


为什么直线经理而不是HR才是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首先,从绩效目标设置来看,虽说HR也要懂业务,但是相比之下,显然直线经理更懂业务,也更能确保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的整体目标对齐。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客户企业开绩效管理会议,某个部门给自己梳理出10几个绩效指标。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我请他们归纳出全年最重要的4-5项目标。到底选哪几项,显然只有部门直线经理自己最清楚。


其次,从绩效过程管理来看,直线经理每天与员工接触时间最多,也更了解员工的能力、动力和工作表现。当他们成为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时,他们可以随时关注员工的表现,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绩效问题,并帮助员工不断提升绩效表现。


最后,在绩效评估和反馈方面,直线经理是对员工表现最有发言权的人。相比HR,他们对员工的绩效评估更准确和真实。由他们直接传递给员工的绩效反馈,也最容易被员工所接受。


我曾经见到过管理者因为不愿意得罪员工,只选择那些绩效评估结果好的员工做反馈,而那些绩效评级差的员工,反馈工作则交给HR来代劳。最终结果是这些员工对自己上级和HR都充满了怨言。


如果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过多依赖HR,会带来不少后果。


首先,HR不像直线经理那样与员工有频繁的互动,因此难以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这可能导致他们对员工的绩效评估来自不够全面的信息。


此外,HR毕竟离一线业务有一定距离,他们无法像直线经理那样可以密切关注每个人的表现,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绩效机会,无法给出及时反馈,从而导致员工失去宝贵的绩效改进机会。


第三,在绩效反馈环节,从员工的角度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与自己工作更密切的直线经理的反馈,这样的反馈也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既然管理者是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HR到底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呢?


在我看来,以下几件任务是必须的:


  1. 制订绩效管理政策,确保绩效原则与公司的业务战略、文化价值观保持一致

  2. 制订和设计绩效管理评估标准、流程及工具,以确保一致性和公平性。

  3. 对直线经理提供绩效管理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理解公司的绩效管理并执行任务

  4. 监督和审查绩效管理过程,确保每一名员工在评估过程中受到公正对待。

  5. 接受来自员工关于考核方面的申诉,并按照公司流程开展调查

  6. 识别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趋势和问题,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参考,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的机制和环境


本文摘自互联网

相关文章
集团企业的典型客户